一線之隔 :  關於蘇煌盛的水墨繪畫實踐

文/洪培馨





蘇煌盛(以下簡稱:蘇)的繪畫創作,嘗試許多媒材方面的實踐,涵蓋水墨、礦物顏料、金屬箔、紙類、絹本,甚至壓克力等多元的嘗試,並做廣泛的融合運用。一系列的繪畫中,不乏虛構中性的人物、各種平凡卻繁雜的植物,以及不具特徵的場景。人物、植物等物件與造景被巧妙地配置於畫面中,靜止、不帶強烈情緒地,構築出淡然的疏離感受。


在他數年來發展的作品中,每隔幾年會有一、兩件較大尺幅的作品。東方媒材的繪畫表現上,較大尺幅創作的其中一項難度在於:同一個偌大的畫面中,表現方法的豐富程度。除了適可而止的反覆語彙以外,創作者還有多少種表現,足以乘載具體適切的表達?若水墨的繪畫表現較不同於西方,更屬於一種個人化或符號化的過程,除了不同語彙之間,需要有各種不同的體現,但同時又需要不間斷地在畫面上與彼此進行協調,讓視覺整體得以和諧與完整。好比在傳統的水墨繪畫中,可以看到「雲」與「水」可能被化作同一種符號,「山」與「石」可能採用了同一種畫法,但卻可以依據畫面中,人與環境的比例、位置關係,判斷具體指涉為何物。



《熱谷》,96x378cm,紙本,2019


蘇 2019 年的新作《熱谷》是一件高 96 公分、寬 378 公分的紙本水墨。畫面右方,手點著的白煙,過度到畫面中央,成為了地熱谷的裊裊蒸煙,而畫面左方的粗黑樹枝,到畫面中間,一轉而成了小河、溪水或分隔線。忽遠忽近的視點,配合空間的過度與轉換,在 2017 年另一件長達 1309 公分的紙本長卷《樹林 5》也非常明顯,除了表現方法的豐富程度,時間流動與空間轉換的畫面整合,皆可窺見其大件作品的豐富性與表現度。



《樹林 5》,38x1309cm,紙本,2017






黑色線條


  2016 年所作的《風景 9》、《風景 10》分別為兩件高 78 公分、寬 140 公分的紙本作品,畫面中的中性虛構人物為同一人,都凝視著畫外左方,後面背景中的樹林與植物,因爲混雜著線描與色彩兩種表現,使其看似寧靜,但卻彷彿隱隱騷動著。人物和背景若有似無的聯繫,看似隨機,卻又刻意。


          
《風景 9》,78x140,紙本,2016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風景 10》,78x140cm,紙本,2016


在這些仔細經營的畫面裡,最先捕捉到觀者目光的或最容易引發閱讀困惑的,可能會是那一條或幾條,穿梭在畫面表層的粗黑線條。這些既滑順又堅韌的線條,引導著觀看的視覺動線,為畫面增添另一種節奏。樹叢中,這些具節奏感的粗黑線條,可能是樹木、枯枝;在園林裡,也可能是鐵絲、圍欄;懸掛在樹上,可被想像成燈飾、電線;在空中,可能是雷電、閃光或雨水。它可能是任何實體物件或抽象表現,也可能-僅只是一條純粹概念上的「線」。線條在此同時顯示了其抽象本質和具象功能,將繪畫線條的抽象表現與具體事物的造型產生連結。

這些黑色線條源自對數位筆刷繪圖的仿效,使用軟筆去描摹硬邊線條,此繪製方式,於是與傳統的筆墨色線,形成另一種審美上的辯證。這些黑色的粗細線條,雖然難以符合傳統水墨脈絡中,展現繪畫技術與修為的所謂「用筆」,但它是否仍有可能符合畫面期待,成為一條兼具功能與審美的「線」?或者,在現下,

試著以有別於以往的觀看方式,才有可能出現的閱讀與理解?線條的價值與功能,隨著各時代的文化背景正逐步演變。對數位塗抹軌跡的摹擬刻畫,也許在當代平面繪畫中並不罕見,但在傳統水墨的創作傳承方法中,確實較難以取得參照的經驗。當代繪畫,從對影像的辯證發展到對數位經驗的探討,電腦繪圖產生的圖像,卻反而成為了繪畫的描摹對象,並積極指向這個世代既真實又虛幻的視覺經驗。



《白千層》,47x100cm,絹本設色,2018

蘇大多數作品的構圖,都彷若畫面被經過「裁切」,如此相對自由的取景模式,如同當代慣常的螢幕顯像或觀看經驗,畫面隨時可以縮放、裁切。此兩件作品的視覺上的導引直指畫外,讓畫面中的人物,看起來即便靜止,也似乎隨時會離開。此外,相較於層層罩染、滲透紙背的墨,紙張底部卻彷彿微微向上發透著「光」。這隱微的光,不具方向,也沒有特定光源位置,好似所有畫面上的物件都公平地有發光的可能。螢幕似的光與取景上的裁切式構圖,讓所有畫面的一切,更加虛擬、更加輕盈。








線色分離


綜觀蘇自 2014 年到 2019 年發展的《風景》與《樹林》系列,不難覺察到他透過實作的積累,所產生逐漸變化的軌跡。此系列創作的其中一項概念為:  試圖將「勾線」與「敷彩」的水墨繪製慣性,分離開來。更進一步,將「白描部分」與「填彩部分」並置在同一畫面,使留白成為畫面喘息的間隙。當碎片化的局部與整體的和諧開始不斷地協商,在衝突與諧和的進程中,原本留白所形成對畫面完成度的提問,逐步被實踐給解開。




《風景 III》,38X83cm,絹本,2014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樹林》,57X96cm,紙本,2015








萬物生長
 

此次個展的新作,包含了對金箔媒材的全新嘗試。《萬物生長》系列以金箔為基底材料,加上純粹的墨色線條、局部反射的光影與散落畫面的植物樹木,在一線之隔的抽象與具體之間反覆游移。不同於傳統金箔繪畫中,所具有的強烈裝飾性,蘇在此作中延續其對數位塗抹軌跡、繪畫線條與畫面空間的探究,同時保留金箔作為基底材質的表現性與渲染力,透過減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,將材料的表現顯現出來。金箔彷若鏡面,仰賴反射光線來體現其材質語彙。畫面中,刻畫出實際光線所造成的陰影,透過繪製,對金箔的反射狀態進行模擬,讓材質本身的視覺效果,成為當下新的描摹對象。



《萬物生長》(chaos),45x90cm,赤口洋金、礦物顏料,2019



從水墨、絹本、紙本到金箔,蘇所採用多樣的東方媒材中,可以見到他貫穿其中的基本創作語法,同時凸顯作畫的人用眼去觀察、腦去發現、用手去思考的相互推衍進程。其背後幾個隱微的思考,對應到其繪畫實踐,透過線色分離、數位塗抹、輪廓模糊等語彙,試圖讓繪畫本身的提問,透過畫面去解決,讓畫法與技術成為一種難以言表的可能概念。

  對影像的好奇、對概念的追尋與對繪畫方法的拆解與重構,透過不同的交互回應,為當下的水墨創作注入新意,並恰如其分的回應了其創作表現上「畫什麼」與「怎麼畫」兩大至關重要的命題。



Huang-Sheng SU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